攻坚1767个账户精准破局!曾都区法院高效执行为企业追回11万货款

2025-09-12 09:32
来源: 曾都法院
作者: 执行局王雅思、马睿敏    浏览: 26

  “这笔货款及时到位,保障了公司正常运营和员工生计,让我们得以渡过难关,感谢法院高效执行!”近日,随州市某建筑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手执锦旗,言语间满是激动——就在不久前,该公司还因11万元工程货款回收无望,陷入经营“寒冬”,是法院的快速执行,为企业抢回了“生机”。

攻坚1767个账户1.jpg

快速响应

  三天攻坚,为企扣回“救命款”时间回到案件受理之初,该建筑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与河北某有限公司的买卖合同纠纷进入执行程序。曾都区法院依法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与报告财产令,责令其限期报告财产状况,然而被执行人却置若罔闻、拒不履行。执行工作刻不容缓,执行法官随即通过数字化网络平台对被执行人财产展开查控,发现被执行人名下竟有1767个银行账户,因银行账户类别限制,多数银行账户无法采取强制措施,庞大的账户数量给执行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且因银行账户类别存在限制,多数账户无法直接采取冻结、扣划等强制措施。但企业的燃眉之急等不得,执行法官迅速调整思路,对1767个账户逐一筛查、抽丝剥茧。执行团队连续三天加班加点梳理账户信息、研判操作可行性,最终成功锁定并冻结四个有效银行账户,顺利扣划账户内的全部存款,为申请执行人追回11万元货款。从启动查控到款项到账,全程高效推进,案件圆满执结,切实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的“生命线”。

真情致谢

  一纸感谢信,见证司法温度“执行局受理此案后,秉公执法、不畏繁琐,以极高效率为我们追回全部款项,这笔钱对我们小微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在曾都区法院,执行法官收到了随州市某建筑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的感谢信,信中回顾了企业因11万元工程货款长期无法回收,经营陷入绝境,“倍感无助”的困境,而法院的及时行动,不仅以“秉公执法”的态度维护了公平正义,更以“不畏繁琐”的担当攻克了执行难题,让“救命钱”及时回流企业。感谢信里的话语,既是企业对司法公正的肯定,更是对“司法温度”的真切感知,让小微企业在遭遇经营困境时,切实感受到了司法的坚实依靠,也大大增强了企业扎根当地、持续发展的信心。

 

长效赋能

  司法细雨,润出营商好生态此次高效执行,是曾都区法院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法院聚焦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司法需求,以“快速响应、高效执行”为抓手,全力打通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从数字化查控手段的精准运用,到面对复杂执行情形时的坚韧攻坚,法院用实际行动让“白纸黑字”的法律判决,真正转化为企业“真金白银”的获得感。